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三、星空中的第五个星球及其灵人和居民
168.我又被带到一个星球,这个星球同样在我们太阳系之外的宇宙。这次旅行经历了持续将近12小时不间断的状态变化。陪同我的是许多来自我们地球的灵人和天使,我一路上便与他们交谈。我时而斜向上走,时而斜向下走,但始终朝右;在来世,右朝向南方。我只在两个地方看见灵人,在一个地方与他们交谈过。我在路上或旅程中能领略到主的天堂何等浩瀚,这天堂是为了天使和灵人。无人居住的地区也使我断定,它如此浩瀚,以致即便有成千上万个星球,每个星球上都有和我们地球上一样多的人,仍然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住到永远,并且这空间永远填不满。我通过将它与围绕我们地球并专为它设计的天堂的面积进行对比得出这个结论;相比之下,这个天堂的面积如此之小,以致它还不到无人居住的空间的一亿分之一。
7494.因此,那些在自己里面要么扭曲、要么消灭、要么弃绝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人,没有生命在自己里面。因为从神性所接受的生命就在于意愿良善和相信真理。但那些不意愿良善,反而意愿邪恶,不相信真理,反而相信虚假的人拥有生命的对立面。生命的这种对立面就是“地狱”,被称为“死亡”。爱与信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以及“永生”,那些拥有这种生命在自己里面的人被称为“活人”;而生命的对立面被称为“死亡”,以及“永死”,那些拥有生命的对立面在自己里面的人被称为“死人”;这一事实从圣言中的大量经文明显看出来(如马太福音4:16; 8:21, 22; 18:8, 9; 19:16, 17, 29; 约翰福音3:15, 16, 36; 5:24, 25; 6:33, 35, 47, 48, 50, 51, 53, 57, 58, 63; 8:21, 24, 51; 10:10; 11:25, 26; 14:6, 19; 17:2, 3; 20:31等)。
2777.“在一座山上”表示神性之爱。这从“山”的含义清楚可知,“山”是指爱(参看795, 796, 1430节),在此是指神性之爱,因为它论及主。至于那爱的性质,可参看前文(1690, 1691e, 1789, 1812, 1820, 2077, 2253, 2500, 2572节)。由于主出于神性之爱在试探中争战并得胜,也出于神性之爱圣化并荣耀祂自己,所以在本节,亚伯拉罕被吩咐“在摩利亚地的一座山上”将以撒献为燔祭。以下事实使这种代表变得清晰起来,即:大卫造祭坛,所罗门建圣殿,都是在摩利亚山上(2775节)。献燔祭和祭物的祭坛和后来的圣殿一样,都是主的主要代表。祭坛是主的主要代表,这一点可见于921节,也清楚可见于诗篇:
他们要带我到你的圣山,到你的居所;我就进到神的祭坛前,到我欢喜快乐的神那里。(诗篇43:3-4)
“圣殿”也是祂的代表,这一点清楚可见于约翰福音:
耶稣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但耶稣是指着祂身体的殿说的。(约翰福音2:19, 21)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